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欢迎您!
手机站
官方微信
2023-04-19 来源:
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自贸试验区哈尔滨、黑河、绥芬河片区管委会:
现将《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重点产业平台招商指引》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办公室
2023年4月17日
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重点产业平台招商指引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要求,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产业振兴行动计划”“加快构建“4567”现代产业体系”的要求和省自贸试验区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工作安排部署,立足自贸试验区产业发展需求,加大精准招商、专业化招商力度,制定“数字经济、生物经济、冰雪经济、创意设计4个经济发展新引擎,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2个战略性新兴产业,跨境木材加工、跨境农产品加工、跨境能源资源、跨境贸易、跨境金融、跨境物流、跨境电商、跨境文旅8个特色优势产业”平台招商指引(以下简称“428重点产业平台”),进一步推进自贸试验区产业集聚,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按照国务院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和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领导小组会议部署,围绕省委、省政府关于“产业振兴行动计划”和“加快构建“4567”现代产业体系”的要求,结合自贸试验区产业发展实际,围绕“428重点产业平台”开展精准招商、专业化招商,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对全省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的促进作用,奋力打造新时代向北开放的新高地。
(二)基本原则
坚持制度创新,赋能发展。鼓励先行先试、开拓创新,以制度创新破解企业发展的难点堵点,破除阻碍产业平台集聚资源要素的体制机制障碍。利用产业平台优势培育壮大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推动企业嵌入全球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提升重点产业平台核心竞争力。
坚持目标导向,精准招商。围绕“428重点产业平台”方向,明确招商引资目标,从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需要出发,紧扣产业延链补链强链,依据“一个图谱、两个清单”科学谋划招商项目,强化精准招商、专业化招商,大力引进附加值高、带动力强、成长性好的企业和项目落户自贸试验区。
坚持系统观念,协同发展。以自贸试验区建设为引领,综合利用各类优势资源和开放平台,探索“428重点产业平台”更深层次改革和更大范围开放,通过产业、平台、政策等协调发展,推进自贸试验区与协同先导区相互联动,引领带动全省共享自贸试验区改革红利。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十四五”规划收关之年,全面构建自贸试验区优势突出、错位发展的“428重点产业平台”招商引资工作体系,加快外向型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吸引一批外资企业、外贸大企业和省属重点企业落户自贸试验区,大幅提升外资外贸规模,打造一批具有全国乃至国际影响力的重点产业平台。力争三个片区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15%以上,外贸进出口总额超500亿元以上。
二、重点任务和措施
(一)围绕“428重点产业平台”开展精准招商、专业化招商。积极践行“向引进外来战略投资者要发展”要求,各片区要主动对标对表,结合产业、区域发展基础和优势,把“428重点产业平台”作为招商引资工作的主动方向,主动走出去拜访企业、积极对接项目,加大力度吸引外资企业、外贸大企业和省属重点企业落户。重点围绕“一个图谱、两个清单”方向,按图索骥、有的放矢开展精准招商、专业化招商,精准谋划重点招商项目,科学筛选国内外目标企业,突出产业链招商赋能,聚焦上下游配套贯通、左右融合发展。充分利用进博会、投洽会、服贸会、高交会、世界5G大会等国内重点展会平台和广东对口合作机制,找准与各片区重点产业平台发展的契合点,推介优势资源和项目,做好展会招商。
(二)围绕“428重点产业平台”发挥载体平台示范带动作用。充分发挥好区内开放平台、功能园区等政策优势,特别是龙头企业招商引资辐射带动作用。要依托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综试区、边境经济合作区、互市贸易区等区域布局广、循环空间大、产业特色明显、产业基础坚实的承载保障优势,发挥重点园区招商引资、服务企业、项目建设的“主阵地”作用,针对深哈产业园、中俄产业园等重点园区,明确攻坚目标,紧盯重点项目落地。突出龙头企业在构建“428重点产业平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摸清龙头企业产业链的“朋友圈”,通过精准招商、精准培育、精准引才,下大气力引育龙头企业上下游配套企业,发挥龙头企业创新驱动引领和要素聚集作用,吸引更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在自贸试验区集聚。
(三)围绕“428重点产业平台”实施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建立企业从开办到竣工投产全过程的服务机制,为企业提供制度化、标准化、精细化、专业化的“全生命周期服务”。全面落实全省产业振兴行动计划、经济全面恢复增长20条、新时代龙江人才振兴60条和招商引资等政策,用足用好哈尔滨片区“黄金30条”“新驱25条”“助企上市10条”、黑河片区“投资促进优惠政策”、绥芬河片区“促进经济发展扶持办法16条”等政策,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全面改进作风,创新思路抓招商、跑项目、引资金,提高项目成功率,及时掌握企业诉求,设置常态化企业服务制度,及时解决企业存在的困难,增强企业的发展信心和良好预期。
(四)围绕“428重点产业平台”打造协同发展格局。依托自贸试验区政策优势,加强与协同先导区在重点产业平台领域区域联动、政策叠加、合作共建,重点在工作机制、制度创新、招商引资等方面,实现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开放合作,既良性竞争、又协同发展,形成做强中心、搞活沿边、多点支撑、协同联动的产业发展格局。根据双方产业布局的互补性和差异性,相互推介引荐,共同制定招商计划、开展招商推介,实现差异化与精准化招商,加强交流合作,差异化发展外向型产业,促进在制度创新、产业发展、科技创新、金融服务等领域积极开展合作,推动人才、资本、科技的融合发展,推进产业延链、补链、强链。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片区要高度重视,充分发挥招商引资的“主阵地”作用,加强对重点产业平台和招商引资工作的部署,抓好招商专班队伍建设,全生命周期做好服务,从项目谋划、线索、签约、落地到竣工投产一跟到底、一抓到底,形成重点产业平台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局面。
(二)细化任务落实。各片区要围绕“428重点产业平台”研究制定具体实施细则,细化工作举措,精准落实到具体的产业、平台、企业、项目上,加大要素供给保障力度,在财政、土地等要素方面研究政策支持。各成员单位要在各自领域加大对重点产业平台的政策支持,研究具体推进举措。
(三)营造浓厚氛围。鼓励各片区加强与各级媒体合作,多角度、多形式宣传推介重点产业平台的发展优势、合作潜力,做好政策宣讲解读,及时总结提炼重点产业平台的好经验好做法,持续叫响“最北自贸试验区”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