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欢迎您!
手机站
官方微信
2020-12-07 来源:国际商报
消费潜力持续释放,开放合作脚步铿锵,对俄合作走向深远,招商引资规模日益扩大质量提升……“十三五”时期,黑龙江省商务系统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克服复杂严峻国内国际形势和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在内外贸、招商引资和对外投资等领域不断提升合作质量和效益,商务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牵动作用显著增强,为“十四五”商务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商贸繁荣惠及民生
为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十三五”期间,黑龙江省市场体系建设日趋完善。目前,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大庆、绥化等中心城市,已建成区域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实现了区域性辐射,成为黑龙江省农产品批发网络体系的重要节点。黑龙江基本形成以中心城市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主,以产地批发市场和集配中心为辅,专业市场与综合市场优势互补的全省网络布局,建立较完善的分级流通格局。黑龙江共有常年性农产品批发市场122家,经营总面积541.4万平方米,年交易额1363.8亿元,从业人员7.7万余人。
商贸物流快速发展。截至2019年年底,全省商贸物流园区(占地面积30亩及以上)59户,商贸物流企业3147户,占物流企业总数的22%。哈尔滨、齐齐哈尔、佳木斯、七台河、黑河、绥化6个城市成为黑龙江省城乡高效配送试点城市。其中哈尔滨、齐齐哈尔成为首批国家城乡高效配送试点城市,经验举措在全国推广。
市场供应体系逐步健全。市场监测体系不断加强,生活必需品、生产资料、信息泵等市场监测系统建立并进一步完善,监测样本企业达到1535家。13个市(地)开通了商务预报平台;哈尔滨、牡丹江等全国肉菜重要产品追溯体系试点示范城市建设积极推进,哈尔滨、牡丹江建立了猪肉常态储备制度。
稳商贸惠民生,全省消费市场潜力持续释放。2016年-2019年,消费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6.7%。现代流通方式发展强劲,电子商务交易额年均增长18.1%,网络零售额年均增长48.9%。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工作进展顺利,信用体系建设初具规模,250余家家政企业、2.3万名家政服务员建立信用记录。多项促进家政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陆续出台,家政服务业对满足消费需求,扩大就业发挥了积极作用。
开放之门越开越大
开放大门越开越大,共赢之路才能越走越宽。“十三五”时期,黑龙江省对外开放步伐明显加快,开放型经济水平进一步提升。
目前与黑龙江省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达到200多个,贸易伙伴遍布亚、欧、非、北美、拉美、大洋洲。2016年-2019年,全省外贸进出口累计实现5991.6亿元,年均增长19.5%。积极推动与“一带一路”国家贸易往来,2016年-2019年,与“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和地区进出口累计实现4569.6亿元,年均增长24.5%,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76.2%。
黑龙江省依托产业及农业基础优势,扩大机电产品、精深加工农产品出口。2016年-2019年,机电产品累计出口额534.6亿元,占出口总额40.2%;农副产品累计出口额242.4亿元,占出口总额18.2%。跨境电商快速发展,哈尔滨、绥芬河、黑河跨境电商综试区先后获批,自建各类跨境电商平台18个,哈尔滨至叶卡捷琳堡对俄跨境电商航空货运通道,货运量占全国对俄邮政小包运量的三分之一,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对俄邮政小包出口前列。
黑龙江省对外投资合作稳步发展。对外直接投资行业已覆盖大多数行业门类,投资结构由资源获取型向参与全球价值链和供应链转变,高水平开放合作高地建设加快推进。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全面启动,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加快推进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落实和国家改革试点经验复制推广工作,同时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大幅提升自贸试验区营商环境。总体方案89项改革试点任务全部实施;形成省级十佳创新案例,上报商务部12项创新案例;自贸试验区挂牌以来,新签约项目181个,投资额1899.03亿元。
对俄合作向深向远
“十三五”时期,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合作不断深化,对俄经贸大省地位进一步巩固和提升。
与俄贸易质量进一步提升。2016年-2019年,黑龙江省与俄贸易实现3841.1亿元,年均增长27.9%,累计出口额392.8亿元,进口额3448.3亿元。与俄进出口份额占到全省外贸进出口总额的60%以上,占全国对俄贸易总额的20%左右。
对俄投资合作取得积极进展。2016年-2019年,黑龙江省对俄直接投资居全国前列。截至2019年年底,全省现存备案对俄投资企业393家,累计备案投资70.5亿美元,实际对俄投资额23.4亿美元。全省与俄25个州区开展了经贸合作,与12个州区建立了经贸合作机制,在俄建设15个经贸合作区,2个境外经贸合作区为国家级对俄境外经贸合作区,3个境外经贸合作园区享受俄方跨越式发展区优惠政策。
口岸通道建设步伐加快。全省现有27个国家一类口岸,对俄边境口岸19个。2016年-2019年,全省口岸货运量累计实现14416.6万吨,年均增长18.8%;全省口岸客运量累计实现1448.3万人次,年均增长6.2%。口岸通关压时提效,压缩整体通关时间位居全国前列。
招商引资效应显现
“十三五”时期,全省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利用外来投资的质量效益全面提升。
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将2019年确定为招商引资年,重新将招商以引资纳入全省主要责任目标考核体系。成立以省长为组长的省开放招商领导小组,推动实施“专班+园区”“目标+考核”招商引资新机制,编制全省和园区产业招商地图、招商指引和招商图谱,推进精准招商,制定《黑龙江省商务厅委托招商办法》,推进专业化委托招商,制定《黑龙江省招商引资目标责任考核办法(试行)》《黑龙江省招商引资激励办法(试行)》,招商方式不断创新,外资渠道进一步拓宽,大项目招商牵引作用更加凸显,招商引资竞争力和吸引力不断增强,招商氛围更加浓厚。
利用外来资金规模不断扩大。2016年-2019年全省实际利用外资17.5亿美元,年均增长19.4%。截至2019年年底,933家外资企业总投资额443.1亿美元。已有91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商在黑龙江省设立投资项目,有52家世界500强企业在黑龙江省投资120个项目。2016年-2019年全省引进省外投资项目累计1.3万余项,投资总额累计4.8万亿元,实际利用省外资金累计1.6万亿元。
园区招商平台支撑作用不断加强。通过优化整合,全省共规划建设各类开发区、园区117家。开发区对全省经济社会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2019年,全省开发区以不到全省千分之一的土地面积,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94.7亿元,财政收入421.94亿元,分别占全省的26.4%、33.4%;实际利用境外资金2.7亿美元、实际利用国内资金719.7亿元、实现进出口642.7亿元,分别占全省的50.2%、48.1%、34.4%;省百大项目中110个项目落户开发区78个,占70.9%。
来源:国际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