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欢迎您!

自贸动态
新闻发布会丨瞄准对俄沿边开放,哈尔滨海关推进制度创新

2021-08-27 来源:龙头新闻 ·黑龙江日报

  黑龙江自贸试验区是我国向北开放重要窗口,其中,“对俄”“沿边”是黑龙江自贸试验区的重要特征,海关作为进出境监督管理机关,身处对外开放的前沿,如何适应我省对外开放需求支持黑龙江自贸试验区发展?在27日举行的“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两周年”新闻发布会上,哈尔滨海关副关长朴明华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哈尔滨海关副关长朴明华

  朴明华表示,黑龙江自贸试验区设立以来,哈尔滨海关在推动总体方案任务落地、出台海关支持举措、推进自贸制度创新、优化口岸营商环境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主要从三个方面突出对俄沿边开放需求:

  一是将“沿边”特色体现在优化自贸区口岸营商环境中。哈尔滨海关瞄准“对俄”和“沿边”定位,推出了一系列便企举措,涵盖了推进大通关、搭建大平台、畅通大通道、服务大创新等四个方面,持续提升自贸试验区通关便利化水平。通过建立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互联网+海关”等信息化管理系统,加大各类先进监管技术设备的投入使用,实现海关业务网上办、指尖办、一网通办,实现不见面审批和非侵入式查验;通过落实“提前申报”“两步申报”“关税保证保险”等改革,为企业提供更加多元化、更加高效便捷的通关模式。

  二是将“沿边”特色体现在海关监管制度创新中。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形成了“落地一批、申报一批、储备一批”的海关制度创新滚动工作模式,自主探索了“俄罗斯低风险植物源性中药材试进口”“优化黑龙江边境自贸片区进境俄罗斯粮食检疫流程”等5项创新举措,获得海关总署备案,在黑龙江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充分体现了“管得住、放得开、效率高、成本低”的要求。通过实施“俄罗斯低风险植物源性中药材试进口创新举措”,中药材进口由5种增加到15种,吸引多家中药材加工企业在沿边自贸片区落地,去年以来两个沿边自贸片区已进口俄罗斯中药材911.96吨;通过实施“优化黑龙江边境自贸片区进境俄罗斯粮食检疫流程创新举措”,实现了审批权限在自贸试验区的下放,去年以来自贸片区累计审批进口俄粮33.62万吨。近期,聚焦国家能源进口安全、促进边境贸易创新发展等方面,探索研究了“管输能源智慧监管模式”和“边民互市贸易进口商品落地加工多部门全链条监管”2项创新举措,正在报请海关总署审核。

  三是将沿边特色体现在跨部门跨区域合作中。一方面,在推动边境贸易发展中,积极与省内相关部门开展集成创新,在支持边民互市贸易落地加工中,与商务、市场监管、税务等部门共同建立全流程全链条监管模式,既有效防控了风险,又提高了通关效率。另一方面,加强与广西、云南等沿边自贸试验区海关协作,在海关总署的支持下,牵头建立了黑龙江、广西、云南沿边自贸试验区海关监管制度协同创新工作机制,着力提升沿边海关创新的协同性,形成促进边境贸易创新发展的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