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欢迎您!

自贸动态
黑龙江自贸试验区三年生成制度创新成果200余项

2022-08-26 来源:龙头新闻·黑龙江日报

  8月30日,我国最北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迎来挂牌三周年。三年来,黑龙江自贸试验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突出最北特色 ,做足沿边文章,创新意识显著增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项目主体加速落地。截至目前,累计生成200余项制度创新成果。


  黑龙江自贸试验区绥芬河片区

  落实好“为国家试制度”的政治使命。记者从省商务厅了解到,黑龙江自贸区在同批自贸试验区中率先实现总体方案100%实施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落实质量。截至目前,累计生成200余项制度创新成果,发布五批120个省级创新实践案例,国家前六批适合黑龙江承接的改革试点经验,复制推广率达到93%。制定实施《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1-2023年)》,提出8方面89项措施,系统推进金融开放、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形成新的制度创新成果,加大政策供给,创新政策赋能。

  充分调动片区和中省直部门开展制度创新,以创新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不断实现突破,形成一批特色制度创新案例。“创新中俄跨境集群建设”案例,黑河市与布市政府签订跨境合作备忘录,共同推动规划、政策制定、项目落地,月星集团中俄口岸跨境物流枢纽项目完成投资2亿元,新丝路木业有限公司建设木材综合加工基地完成投资2.7亿元。


  项目主体加速落地

  “跨境电商货运物流‘多仓联动’数字化集运新模式”案例,黑河片区推动建设海外仓、边境仓、中继仓、前置仓等,建立从“海外仓”发货,“边境仓”清关理货,到“中继仓”集货快速送达的运输体系,120余家电商和外贸企业入仓管理,企业物流效率整体提升25%,企业成本降低20%。

  “企业许可无感续证主动办理”案例,哈尔滨片区改变过去“企业先申请,政府再受理”方式,主动通知企业办理许可证延续,首批选取“生鲜乳收购许可延续”“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延续”2个事项纳入“无感续证”试运行,哈尔滨完达山奶牛养殖有限公司、哈尔滨市万家宝娟姗奶牛基地有限公司成为首批享受该政策的企业。

  “中俄跨境金融合作与服务集成创新”案例,哈尔滨片区依托哈尔滨银行CIPS直参行资格和“中俄金融联盟”发起行身份,发展中俄两国金融机构加入跨境人民币结算体系,通过CIPS系统累计处理跨境人民币业务6000余笔,业务总额近80亿元人民币。

  三年来,黑龙江自贸试验区以全省万分之三的面积,贡献了全省约1/5的实际使用外资和1/8的外贸进出口。2019年8月挂牌至2022年6月底,自贸试验区外贸额达690.84亿元,占全省同期外贸总额的12.8%,其中,进口508.26亿元,占全省同期的12.1%,出口182.57亿元,占全省同期的23.8%;新设企业16539家,比挂牌前增长96.8%,其中外资企业75家,比挂牌前增长56%,占全省新设外资企业总数的21.1%;实际利用外资3.4亿美元,占全省的19.7%。

  2022年1-6月,自贸试验区外贸额达166.87亿元,同比增长48.3%,高于全省外贸增幅17.6个百分点,占全省外贸总额的13.7%,其中对俄贸易135.03亿元,同比增长72.8%,高于全省对俄贸易额增幅30.8个百分点,占自贸试验区外贸额的80.9%。新设企业2694家,其中外资企业8家,占全省新设外资企业总数的16%;实际使用外资金额3303万美元,占全省实际使用外资总额的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