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欢迎您!
手机站
官方微信
2020-08-26 来源:
黑河市抓产业优服务降成本,推进自贸区高质量发展
黑河市积极抢抓自贸发展契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落实开放为先导,扎实推进黑河自贸片区建设,自贸发展取得新成效。
一、强化核心动能,推进跨境产业发展
坚持长远定位,加快推进跨境产业聚集,培育形成以互市贸易加工、进口能源储运、跨境机电制造为主的新经济增长点,为自贸区发展提供核心动能。
互市贸易加工产业方面,建立跨境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协调上级有关部门在通关便利、标准认定和落地加工等方面给予支持,有力推动互市贸易加工企业加快聚集、快速发展。截至目前,已引进签约互贸加工企业56家、签约额112.2亿元。
进口能源加工储运产业方面,立足于打造“油、气、电、木、矿、粮”为主的对俄能源进口综合利用枢纽城市,在创新俄电综合利用机制基础上,加快推进中俄天然气东线及边境油品储运下游产业开发建设,全力申报进口危化品指定口岸和进口能源储运基地。截至目前,已先后与中石油昆仑集团、上海归尚能源、瑞士MET集团签订合作协议。
跨境机电制造产业方面,大力扶持机电制造龙头企业发展,针对资质认证难题,帮助获得泛俄地区OTTC质量认证、顺利取得俄境内生产资格。结合机电制造企业用工特点,积极协调对接先进装备制造企业,帮助实现生产线改造升级。
二、激发联动效应,提升跨境涉企服务
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创新金融司法开放服务机制,搭建金融司法和市场监管服务交流平台,助力自贸区企业加快发展。
打造金融服务平台。开办“金融超市”,着力为自贸区企业提供优质金融服务。超市内银行机构积极对接、靠前服务,主动挖掘融资需求,提供“个性化”“一站式”融资服务,全力做好信贷保障。截至目前,累计为黑河保税物流中心(B型)项目投放信贷资金1.57亿元、37家小微企业提供769万元信贷支持,提供边民创业贷款108万元。
创新跨境司法服务。利用移动通信技术手段,以跨境法律公证服务规则互认为基础,整合涉外律师服务资源,在俄阿州成立国际法律服务综合体,首创式运用远程视频为俄罗斯公民办理保全证据公证。截至目前,已办理跨境公证业务8件,解答中俄公民公证咨询140余人次,为自贸区企业办理大量授权委托公证。
优化涉企服务环境。设置自贸区审批专区,运用全程电子化登记系统,实行跨境审批工作模式,俄罗斯投资主体不过境即可办理营业执照等业务。设立企业开办全程电子化专区,推出“我帮办”“上门办”服务,企业开办业务压缩至3个环节、1个工作日办结。
三、搭建输送通道,降低跨境企业成本
加大重大跨境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构建境内外现代交通和能源运送体系,以能源和交通优势保障企业利益最大化。
降低企业用电成本。发挥年进口30亿度俄电基础优势,加速落实俄电电价政策扩大至整个黑河自贸片区,扶持壮大俄电加工产业规模,打造具有竞争力的自贸区用电价格优势。
降低物流运输成本。结合黑龙江公路大桥、桥头区及跨江空中索道项目建设,深化跨境物流产业合作,打造立体跨境产业合作承载平台,依托交通便捷、成本低廉的优势,成功吸引无锡稼宝药业、广西特斯拉绿球能源等多家企业落户。
降低通关时间成本。以深化关检改革为契机,精简客货查验程序,建立查验、处置、过机一次完成简易通关机制。开辟自贸区企业通关“绿色通道”,优先查验、放行,实现出入境边防检查手续办理“零等待”。
省司法厅以过硬作风优良服务,为全省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提供法治保障
省司法厅把服务保障大局成效作为检验机关作风整顿成果的重要标准,坚守部门职责,积极履职担当,努力为全省大局贡献司法力量。
一、履职尽责,提供疫情防控法律保障
增强大局意识,主动跟进司法服务,确保疫情防控决策部署于法有据、有法可依。
把好法治关口。组建疫情防控法律顾问组,第一时间选派业务骨干参与疫情防控指挥部工作,对各项防疫举措进行全面的合法性审查,发挥好参谋助手作用。积极配合省人大法工委开展立法工作,在出台《关于依法加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决定》前,整理汇总37个单位意见建议,向省人大反馈11个方面30条修改意见,避免出现法律风险。
强化法治宣传。制定出台《关于推动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法治保障的意见》,同步开展“防控疫情、法治同行”专项法治宣传教育活动,联合省广播电视台开办特别报道,邀请知名律师、专家走进直播间开展普法宣传。结合典型案例,发布“疫情防控法律指引”,提示社会公众依法依规防控疫情。全省基层司法所、司法工作人员和人民调解员走进群众,利用“大喇叭”“贴标语”等形式,面对面开展法律知识宣传,引导群众自觉遵守防疫要求。
积极协调监督。协调公安、检察院、法院等单位严厉打击抗拒防疫措施、暴力伤医等违法犯罪行为,监督行政执法机关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开展行政处罚,防止处罚畸重畸轻等问题发生。通过网络等途径及时受理行政复议案件申请,对涉及囤积居奇、借疫牟利的,从快受理、快审快结;对涉及企业复工复产的,综合运用调解和解等方式,及时化解争议,减少企业负担。
二、优化举措,延伸公共法律服务触角
统筹全省法律资源,积极搭建公共法律服务载体,拓宽服务范围,为各类企业复工复产提供优质法律服务。
搭建服务平台。开通25条企业复工复产法律咨询服务热线,组织30名律师24小时在线值班,提供全天候咨询服务。开通龙江公共法律服务网,免费提供线上法律服务,共解答各类咨询520件。
拓展改革成果。持续深化公证领域“放管服”改革,将“最多跑一次”公证事项由55项扩至80项。全省118家公证机构全部开通在线受理系统,为企业提供在线合同审查、疫情期间不可抗力事项公证证明和证据保全,累计办理涉及复工复产公证事项733件。
提升服务质效。先后组建律师公益法律服务团、党员律师先锋队等54支专业法律服务队伍,会同省工商联等单位深入企业,开展复工复产“法治体检”专项服务行动,对企业关心的政策性金融、减费降税、社保费延期缴纳等方面逐一解读,指导用好优惠政策。充分运用“百度法律援助地图”“农民工欠薪求助绿色通道”等载体,为困难群众提供法律援助,维护合法权益。
三、聚焦重点,确保全省监所狱所监管安全
坚决扛起主体责任,科学部署、合理调度,确保全省各类监所、狱所万无一失。
科学安排部署。认真分析研判各监所、狱所疫情防控形势,逐一评估防控能力,实行“一狱一所一策”。大力排查风险隐患,逐一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责任,做到责任到人、举措到人、整改到人。加大资金投入、人员物资调配等环节的保障力度,先后两次拨付专款3180万元,补齐疫情防控短板。
坚持靠前指挥。厅领导带队,成立8个督导组和1个执纪问责组,深入一线巡查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协调解决防疫物资短缺等紧要问题,及时解决个别服刑人员思想波动、刑满释放护送返乡、发热症状离监送医等现实问题。
做好激励保障。及时挖掘宣传先进典型,在全系统开展向付尧同志学习的宣传活动,先后通报表彰了300名表现突出的民警,发挥榜样激励人心强大力量。定期走访慰问一线执勤民警,特别关注“双警”和“警医”家庭,主动帮助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做好思想稳定工作,舒缓心理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