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欢迎您!
手机站
官方微信
2023-08-31 来源:龙视新闻联播
4年前的8月30号
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
正式挂牌成立了
4年来
自贸试验区三个片区的名气更响了
实力更强了
在黑河市远东汽车销售有限公司,40多辆牵引车通过自走机械模式,分批过境运输。黑河市远东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立志介绍,从去年十月份开始,已经出口车辆一千余台。
与原有“车载车”通关方式相比,自走机械通关不仅便捷,还解决了每年水运闭关无法出口的问题。截至目前,黑河共出口自走机械2万多辆。
黑龙江自贸试验区黑河片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高永伟介绍,拉动机械出口数量同比增加1078%,企业的运输成本降低了60%。
四年来,黑龙江自贸试验区以“自贸引领、多区联动、跨境融合”的对外开放模式,不断释放对俄及东北亚开放合作潜力。截至今年7月,累计实际利用外资3.75亿美元,占黑龙江省的18%;外贸额1237.71亿元,占黑龙江省同期外贸总额的15%。向北开放的新高地,逐步形成。
不仅出口总量、质量双双提升,进口加工贸易同样有声有色。在绥芬河互市贸易区,边民可以享受每天8000元进口商品的免关税和进口环节的增值税的优惠政策。绥芬河自贸片区抓住这一政策优势,大力开展互市贸易进口农产品落地加工,建设了龙江交投绥芬河国际物流港加工园区。
绥芬河自贸片区龙高互贸国际物流园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战骏国介绍,截至目前,加工园区已与6家从事俄粮加工的企业签订期房租赁合同,预计于10月中旬正式投产,年底前力争实现5万吨的产能。
绥芬河自贸片区互贸局局长盖文红表示,还将利用绥芬河肉类进口口岸和冰鲜水产品进口口岸资质,大力发展肉类和冰鲜水产品进口落地加工。
围绕“4567”现代产业体系,黑龙江自贸试验区的产业集聚“磁场力”也在不断增强。截至7月末,三个片区累计新设企业两万五千多家,是挂牌前的近1.5倍。在哈尔滨自贸片区的科技创新城核心区,入驻的企业达到80%。
哈尔滨自贸片区经过调研,参考深圳、上海等地的管理模式,出台了科研用地管理的创新政策,将原有单一功能科研用地性质,改造为兼容性科研用地,在产权转让上兼顾到了不同规模的企业需求。
黑龙江自贸试验区哈尔滨片区自然资源局副局长王景云介绍,这项政策还允许科研用房通过改变功能,增加商户网点、餐饮、食堂、宿舍,甚至还有小型旅馆,这样让科研企业和科研工作者,在自贸区不仅能够乐业更能安居。
制度创新是自贸区发展的最强动力。四年来,黑龙江自贸试验区大胆实践、积极探索,累计生成300多项制度创新成果,发布六批140个省级创新实践案例。
黑龙江省商务厅副厅长贺松表示,将出台“自贸试验区2.0版深化改革方案”,探索推进龙江特色制度型开放;加快编制黑龙江自贸试验区条例,激发系统集成创新的内生动力;落实落靠“自贸试验区428重点产业平台”招商指引体系,补齐补强片区产业链;推出第二批自贸试验区协同发展先导区,形成“一体两翼”全域自贸新格局。
黑龙江大学自贸区研究院秘书长魏枫说,四年来,黑龙江自贸试验区,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进制度型开放创新,已经成为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深化改革的重要阵地和经济发展动能转换的重要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