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欢迎您!
手机站
官方微信
2020-09-30 来源:经济日报
百年大变局之下,世界经济面临疫情的重大挑战,全球化处于前途未卜的迷茫之中。自此,中国以“双循环”战略应对诸多变局。2020年9月21日,中央决定新设北京、湖南、安徽三个自贸试验区,并扩展浙江自贸试验区,使中国自贸试验区的数量增加到21个。
时光倒转到一年前,河北自贸试验区正式挂牌设立,从此河北高水平开放开启了新的征程。
为加快改革创新,打造开放高地,推动中国(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高质量发展,2020年9月28日,“2020京津冀协同发展参事研讨会"在石家庄市举行。众多专家齐聚一堂,聚焦自贸试验区创新发展,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自贸试验区的前世今生
追溯自贸试验区的起源,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贸试验区。
“贸易型自由经济区演化模式是由自由市和自由城向自由港、自由贸易区和保税区发展演化。”天津师范大学自由经济区研究所所长孟广文教授表示,以德国汉堡为例,它便经历了上述演化模式。
汉堡仅次于柏林,是德国的第二大城。汉堡港(Hamburger Harbour)是重要的水上枢纽,世界各地的远洋轮来德国时,都会在汉堡港停泊,所以汉堡被称为“德国通往世界的大门”。1189年5月7日,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巴巴罗萨颁布城市权给汉堡,汉堡成为自由市。数百年间,汉堡经历了从自由市到自由港再自贸区,最后变成普通港口的历程。
孟广文教授总结了典型自贸区呈现出八种基本特征:
1)有利的国际政治经济背景
2)有利的区位条件
3)相对独立的政治与法律地位
4)境内关外的海关监管模式和飞地空间结构
5)航运物流为基础的服务业产业群
6)简单明了的法律法规与低税制
7)积极而规范的经营方式
8)相似的社会与文化联系
“中国是逆向演化发展,即经历了保税仓库—保税区—边境贸易区—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自由港的模式。”孟广文教授指出,从中国各类型自由经济区发展的角度看,自贸试验区更像第二代经济特区,或经济特区2.0版。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首先,自贸试验区和经济特区一样,主要功能是为中国改革开放政策提供实验平台与经验,只不过当年经济特区解决的是中国改革开放初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和制造业开放的实验问题,当前自贸试验区解决的是完善市场经济和服务业开放的深层次问题。
第二,只实行特殊海关监管政策,都包含保税区。
第三,以制造业为主,服务业为辅,是综合的产业结构。
对比典型自贸区和我国自贸试验区各自的特点,有助于提升我们对自贸区的认知水平。同时也要看到,我国自贸试验区的发展既需要借鉴世界成功自贸区的发展经验,也需要创新求变,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的新模式。
扩容后如何破解发展难题?
自2013年9月上海自贸试验区挂牌成立以来,到2019年9月,自贸试验区第六次扩容,我国共设立了21个自贸试验区,形成了协调东中西、统筹南北方,覆盖沿海、内陆、沿边统筹兼顾的全方位开放格局。
中国区域科学协会理事长肖金成认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自贸试验区积累了一系列可复制推广的改革创新成果,率先建立了以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为核心的外商投资管理制度,以贸易便利化为出发点的贸易监管制度,以资本账户开放和金融业对外开放为目标的金融创新制度,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
“然而,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中国自贸试验区的本质是金融开放试验区。”我们设立的21个自贸试验区,应重在试验探索上。他建议,未来自贸试验区建设应该着重从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加快实现金融自由化,构建全面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发挥平台支撑和关键节点作用,支撑国家重大区域战略等方面发力,破解自贸试验区发展难题。
“我们要适应国际市场开放格局,加大我国服务业的开放力度。此外,积极巩固我国自贸协定伙伴,拓展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空间。”国务院参事室自贸试验区建设研究中心研究院、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原院长霍建国如是建议。
“鉴于京津冀产业发展存在诸多不足,我们可以以自贸试验区建设为契机,推动京津冀产业高质量发展。”河北省政府参事、河北经贸大学副校长武义青建议:第一,以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为抓手,打破京津冀区域间协同障碍;第二,充分利用各自贸试验区产业优势,共同打造制造业产业链;最后,充分发挥各自贸试验区区位优势,引导产业合理转移。
“我们调研河北自贸试验区四个片区(正定、大兴机场、雄安、曹妃甸)后发现,它们普遍存在人才短缺的问题。”河北省政府参事、中科院雄安创新研究院创新发展战略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学谦建议,一是,认真落实河北省出台的《中国(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引进高端创新人才的若干措施》;二是,可借鉴海南、湖北等自贸试验区的做法,组建专家咨询委员会;三是,通过省级层面协调建立支持自贸片区与上海、天津等先进片区开展优秀干部交流挂职工作机制,提升自贸试验区干部水平;四是,借鉴深圳、青岛、天津等地的做法,支持各片区开展管理体制与运营模式的制度创新,成立不受编制和身份限制的法定机构,以双聘形式,以市场化薪酬吸引高水平人才,激发人才内生动力。
2020京津冀协同发展参事研讨会
精彩瞬间
在2020京津冀协同发展参事研讨会的开幕式上,河北省政府参事室党组书记王彬作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她希望与会各位参事、专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提出真知灼见,留下宝贵建议。同时表示,河北省政府参事室将在国务院参事室指导下,坚持政治站位,积极履职尽责,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紧扣全省中心工作,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以深度咨询献有益之计,充分利用好“京津冀协同发展参事研讨会”这个战略性高端研究平台,加强与京津两市参事室的沟通交流,虚心学习两市参事室的好经验,加强合作研究,推动共参共享,更好地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高质量、有价值的建议。河北省商务厅副厅长任会君介绍了河北自贸试验区的建设发展情况,石家庄市政府副市长姜阳介绍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国务院参事室党组成员、副主任张彦通莅临会议指导并讲话,他表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是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国推动区域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自贸试验区作为我国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被赋予了艰巨的使命和重任。随着京津冀自贸试验区实现全覆盖,京津冀三地自贸试验区建设应继续坚持先行先试,大胆试大胆闯的精神,真正把自贸试验区建设成为制度创新的高地、对外开放的高地和引领创新发展的高地。
研讨会上,国务院参事李玉光、国务院参事室自贸试验区建设研究中心研究员霍建国、刘树森、北京市政府参事张强、赵京兴、天津市政府参事王爱俭、河北省政府参事武义青、刘学谦、中国区域科学协会理事长肖金成、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耀、天津师范大学自由经济区研究所所长孟广文,分别从自贸试验区体制机制、产业布局发展、市场化建设等不同角度发表了主旨演讲。
此次研讨会在国务院参事室指导下,由河北省政府参事室协同北京、天津市政府参事室以及河北经贸大学、石家庄市政府共同主办,河北省政府参事室、河北经贸大学、石家庄市政府参事室承办,旨在围绕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助力河北自贸试验区建设、推进京津冀高质量协同发展,聚焦推动自贸试验区贸易投资自由便利、高端高新技术产业集聚、金融服务改革创新、政府治理包容审慎、区域发展高度协同等方面,组织政府参事、各方面专家,交流研讨,汇聚众智,共同为服务政府科学决策、助力国家战略落地落实提供智力支撑。
在复杂多变的全球经济形势下,我国将继续探索更高水平的开放新格局。未来我国的21个自贸试验区将肩负重任,为中国赢得在国际竞争中的主动权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