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欢迎您!

在线课堂
中心首席专家孙元欣教授接受《632观察》采访,谈“首个自贸区+首个自贸港,探索中国式现代化”

2023-04-21 来源:东方财经电视台《632观察》

  2023年4月7日,协同创新中心首席专家、上海财经大学孙元欣教授接受东方财经电视台《632观察》采访,谈“首个自贸区+首个自贸港,探索中国式现代化,海南自贸港与上海自贸试验区达成框架协议”。采访具体内容如下:

  日前,海南自由贸易港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战略联动与合作交流座谈会在海口举行,推动双方建立常态化交流合作机制。两地达成合作框架协议,合作内容包括五个方面:深化战略对接合作;共同构筑制度型开放新优势;共同推进制度创新复制推广;深化上海自贸试验区各片区与海南自贸港重点园区交流合作;加强立法领域交流合作,更好发挥浦东新区法规和海南自由贸易港法规的法治保障作用,共同营造国际一流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孙教授是自贸区和自贸港方面的资深专家,也多次到海南考察调研。对于我们来说,肯定是对浦东更加熟悉一下,所以想请教孙教授,海南自贸港给您留下了哪些印象?有没有一些小故事可以和我们分享?孙元欣教授表示,海南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争创国际一流,很有特色。海南出台了《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公平竞争条例》等20多部法规,实施最短的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实施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全面推行“一枚印章管审批”和“极简审批”,还专门成立了省营商环境建设厅。有一个案例,领事业务“一网通办”。领事业务包括APEC商务旅行卡、外国人来华邀请和领事认证等业务,这些业务属于中央事权,流程时间需要7-10个工作日。目前实现了“一网通办”,办理时间缩短了50%以上。这一案例经国务院认定为最佳实践案例。

  此次合作内容中专门提到,两地要共同推进制度创新复制推广。我们知道已经有非常多的制度创新从浦东走出。哪些可能更适合在海南自贸港复制推广呢?对此,孙元欣教授提出,2018年海南建设自贸试验区,采用和复制了上海自贸试验区许多成功经验,如国际贸易“单一窗口”、FT自由贸易账户、外资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国际人才港等等,还有“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目标导向”等制度创新的方法。目前,海南自由贸易港与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的改革探索,大体是同步的。例如,实施“五个自由一个便利”的开放制度体系,试点商事主体登记确认制,可以互相验证。另外,经过全国人大授权,上海市人大立法,形成了浦东新区法规,目前已经有15部法规,发挥了很好作用。海南省人大也正在准备结合自由贸易港建设,形成一批新地方性法规,两地可以开展合作交流。

  在两地的交流座谈会期间,海口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与张江(集团)“飞地经济”合作示范区签约。这也可以看作是两地重点园区合作的生动案例。这一层面的合作,会给双方带来哪些红利呢?孙元欣教授认为,海口国家高新区与张江(集团)的合作,有三个特点:一是主导产业相似。海南海口国家高新区占地85平方公里,有7个专业园区组成,主导产业有生物医药、医疗器械、新一代信息技术等,还有中草药种植基地和中医药研发,很有特色。这与上海张江科学城主导产业较为相似,可以对口合作交流和互相学习。二是“飞地经济”合作交流模式。打破两个行政区的体制限制,采取跨区域的经济开发,实现资源互补、互利共赢。可以彼此作为“飞出地”或“飞入地”,开展项目、技术和人才的交流,开展合作建设开发。三是重大研发设备共享。双方拥有的国家重大技术研发设备,可以共享,这样可以提高效率,避免重复建设。

  今年3月29日举行的海南省“蓬勃兴起正当时”首场新闻发布会介绍,海南正逐步构建自贸港政策制度体系,全面启动全岛封关运作准备,确保今年具备封关硬件条件、明年完成封关各项准备、2025年底前全岛封关运作。今年9月,上海自贸试验区也将迎来成立10周年。下一步要在制度创新上取得更大突破,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进高水平全方位制度型开放。双方借此契机进一步强强联合,为中国式现代化探路破局贡献力量。

  我们知道,作为自贸区,浦东有保税区和特殊综保区这样的区域,对相关税收采取减免的优惠。那么海南的封关和这些保税区、综保区相比,有哪些不同?对此,孙元欣教授表示,从高水平开放和税收政策看,2025年海南自由贸易港封关之后与上海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相似,都实行“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区内自由”的政策,对前沿产业和高端人才采用两个15%的税收政策,区内可以关税免税或保税。两者的区别是,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25平方公里,规模比较小,没有居民;海南自由贸易港3万多平方公里,有1000多万居民。与特殊综合保税区相比,综合保税区的监管相对严格些,如报关、报验、报税等,面积规模较小,功能也较为单一。随着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管理制度更加成熟完善,会向综合保税区推广,给企业提供更多便利,可以提高效率。

  我们注意到,此次浦东代表团在海南期间,考察了不少与医药产业相关的地方,比如博鳌乐城、瑞金医院海南医院等。医药也是浦东的六大硬核产业之一,在这个方面,两地可以有哪些合作的空间?孙元欣教授认为,上海瑞金医院到海南建医院的原因,是希望借助海南博鳌乐城先行区的特殊政策,如进口新药和新医疗器械的特许等,能够更快地接触到国际上最新医疗药械和新方法,提升瑞金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一般情况下,进口新药和新医疗器械,要花费3-5年时间。海南有特殊政策,这一过程可以大大缩短。目前,瑞金医院海南医院已经获得批件共54项,已落地新药新医疗器械项目32项,其中全国首例21个。瑞金医院在海南设立医院,还建立了上海-海南绿色通道。海南的肝癌病人,在海南体检,可以接到上海手术和治疗,为病人提供了方便。瑞金海南医院是一个开放平台,来自全国的医疗专家都可以来此执业。

  最后,对于两地未来的合作交流,为中国式现代化探路破局贡献力量方面,还有哪些期待?孙元欣教授表示,首个自贸区+首个自贸港,通过两地合作,为中国式现代化探路。第一,对接试点数字经济、环境生态等新规则、率先实施高水平开放政策。第二,提升产业链和产业竞争力,譬如,在发展海洋经济方面开展合作,海上牧场、深海科技、海洋生态保护。通过国际合作,重塑国际供应链、产业链,提升产业链安全发展的水平。第三,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等方面,能为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