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欢迎您!
手机站
官方微信
2021-06-08 来源:黑龙江日报、黑龙江省商务厅、今日黑河
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获批以来,经过一年多的创新实践,哈尔滨、黑河、绥芬河三个片区和中省直各部门形成了新一批具有龙江特色的制度创新成果。日前,省自贸办筛选出包括跨境物流数据质押融资、科创成果收储育成、跨境集群、互贸落地加工等领域合计20项第二批省级创新实践案例,其中哈尔滨7项、黑河7项、绥芬河6项。
据悉,第二批20项案例主要涉及五个领域:一是政府职能转变领域。包括“以照为主、承诺代证”改革新模式;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地址登记申报承诺制;产业用地弹性出让指导意见;进一步完善市场主体退出机制;政务事项“跨省通办”;创新获得用水新模式;创新临时入境车辆监管新模式;项目环评审批公示同步受理新模式;创新不动产登记小微企业承诺制。二是贸易转型升级领域。包括“两国双园”推进中俄跨境木材综合加工模式;数字边民互市贸易管理体系集成创新;边民互市贸易进口商品落地加工新模式;边民互市贸易合作社制度创新。三是金融开放创新领域。包括“跨境多式联运+供应链平台”创新模式;对俄现钞陆路跨境调运新渠道。四是产业培育领域。包括创意与知识产权收储育成新机制;创新中俄跨境集群建设;构建中俄跨境农工贸产业链。五是综合创新领域。包括中小学教师“区管校聘”改革;直播电商选品中心集成服务平台。
为了在沿边开放特色制度创新上取得新突破,下一步,我省将持续做好差异化探索,机制化生成特色“沿边经验”,系统集成推进高质量制度创新,以评促建实施优化营商环境创新举措。将对标国际,放眼未来,以制度创新激发内生动力,以开放聚合全球资源,高质量高水平推进建设。
第二批20项案例
一是政府职能转变领域(9项)
“以照为主、承诺代证”改革新模式。哈尔滨片区通过“审批、监管、执法一体化综合平台”即时共享信息,完善监管手段,对“四类小型公共场所”最大幅度减少企业办事流程,用告知承诺书代替公共场所卫生许可,为企业开展经营节省了15个工作日。
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地址登记申报承诺制。哈尔滨片区出台专项试行办法,通过完善标准地址库,支持一址多照、一照多址等集群登记,推动建立更加开放透明的市场准入管理模式。
产业用地弹性出让指导意见。哈尔滨片区创新弹性年期出让、先租赁后出让等灵活的产业用地供给方式,细化准入条件,降低企业用地成本,提高产业用地供应效率。
进一步完善市场主体退出机制。哈尔滨片区为解决企业“入市容易退市难”问题,整合相关行政部门,从过去“多部门跑”变成现在的“一窗办一次办”,扩大了简易注销程序适用的企业范围,进一步提升企业注销效率。
政务事项“跨省通办”。黑河片区突破政务服务事项办理中的地域、层级和部门限制,按照珠海横琴片区政务服务中心的标准,搭建“一网通办”事项平台、“一机通办”自助服务、“跨省通办”服务专窗,提升跨省经营企业办事便利化程度。
创新获得用水新模式。黑河片区依托信息共享平台,探索“前置服务”模式,无需企业申请即自动受理,并提前开展用水报装的现场勘查、方案设计等工作,最大限度压缩办理环节和时间。
创新临时入境车辆监管新模式。绥芬河片区自主开发外籍临时入境机动车及驾驶人登记系统,制作中俄双译《处罚决定书》,延伸窗口服务,探索跨境车辆信息化监管模式。
项目环评审批公示同步受理新模式。绥芬河片区实行项目环评受理即公示,审查、修改完善同步开展,企业办理环评时限压缩近1/3。
创新不动产登记小微企业承诺制。绥芬河片区创新实施不动产登记小微企业承诺制,制定标准版小微企业承诺书,减免相关登记费,切实减轻小微企业负担。
二是贸易转型升级领域(4项)
“两国双园”推进中俄跨境木材综合加工模式。黑河片区依托境外原料加工基地,在境内建设精深加工中心、物流集散和交易平台为一体的综合性木材产业园,推动从贸易到加工再到跨境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
数字边民互市贸易管理体系集成创新。黑河片区通过数字化手段,推出边民互市贸易创新举措,在边民组织管理、外汇管理、税务办理、市场流通监管、落地加工生产等方面制定出台了全产业的创新体系制度,带动边民直接参与互市贸易2000余人,带动就业超过8000人。
边民互市贸易进口商品落地加工新模式。黑河片区推出“数字边民互市贸易管理体系”“专业合作社制度”“互市贸易创业贷款”等创新举措,在省内率先开展了边民互市贸易(大豆)进口商品落地加工压力测试,边境贸易发展实现新突破。
边民互市贸易合作社制度创新。绥芬河片区参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模式,探索边民以股份合作形式抱团发展的新模式,出台了《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绥芬河片区边民互市贸易合作社登记管理暂行办法》。
三是金融开放创新领域(2项)
“跨境多式联运+供应链平台”创新模式,助推普惠金融落地。哈尔滨片区建设基于区块链、大数据的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形成了供应链数据风控体系和融资场景,创新了中小微企业融资的数据质押模式,实现了以贸易订单为基础的线上融资。
对俄现钞陆路跨境调运新渠道。绥芬河片区建立多部门快速协调机制,创新陆路调运路线,通过绥芬河公路口岸直接调运至符拉迪沃斯托克市合作银行,调运成本降低50%。
四是产业培育领域(3项)
创意与知识产权收储育成新机制。哈尔滨片区通过引才用才留才,激发创意与知识产权发展活力,依托龙头企业,打造创意与知识产权育成平台,鼓励新型研发机构开展创意与知识产权收储,培育服务机构,优化知识产权收储运营服务,实现了项目集聚、产业集聚、孵化成果集聚和产学研用集聚。
创新中俄跨境集群建设。黑河片区以自贸区、跨合区、综保区、电商综试区、互贸区、沿边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等政策叠加先行先试,创新与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市合作模式,中俄双方打造形成“规划统筹、产业互动、政策衔接、利益共享”的协同发展机制,助推跨境产业发展。
构建中俄跨境农工贸产业链。绥芬河片区搭建跨境综合服务平台,对油脂类经济作物实施便捷报关程序,推动形成农产品跨境链条新模式。
五是综合创新领域(2项)
中小学教师“区管校聘”改革。哈尔滨片区通过建立总量控制、动态调整、全员竞聘、双向流动等管理制度,克服了校长、教师校际交流的瓶颈问题,促进了教育资源均衡发展。
直播电商选品中心集成服务平台。黑河片区通过打造一体化交易服务平台,为新技术、新场景深度融入直播行业提供应用示范,为电商行业带来发展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