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欢迎您!
手机站
官方微信
2023-08-26 来源:
8月22日,由广西、黑龙江、云南商务厅共同主办的2023年沿边自贸试验区协同发展大会在南宁召开。本次大会以“联动创新 共谋沿边自贸新发展”为主题,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充分发挥黑龙江、广西、云南三省区沿边优势,联动在对标规则、园区建设、产业发展、贸易升级等方面“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加强三省区自贸试验区协同创新和提升发展,共同推动沿边地区高水平开放和高质量发展。黑龙江省政府副秘书长马里,省商务厅自贸办、哈尔滨海关以及哈尔滨、黑河、绥芬河三个片区代表参加此次大会。
2019年,黑龙江、广西、云南三个沿边自贸试验区设立,标志着中国自贸试验区战略从沿海省份扩大到沿边地区。商务部自贸区港司副司长马成芳介绍,经过4年建设,上述自贸试验区在跨境贸易、跨境投资和跨境金融等领域不断探索、先行先试,形成多项制度创新成果,为推动中国沿边地区开放水平提升作出重要贡献。作为推动跨境经贸合作的重要开放平台,接下来,中国沿边自贸试验区将因地制宜,实施提升战略,重点在跨境农业、跨境劳务和跨境数据流动等方面,加强改革系统集成,形成更多制度创新成果。
黑龙江省政府副秘书长马里表示,在新发展格局下沿边自贸试验区肩负着重大使命。三省区要加强务实合作,为我国边疆地区高质量发展贡献沿边自贸力量。在协同创新上,建立协同创新机制,推动三省区产学研深度合作,共同破解制约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形成更多对沿边开放具有引领性、标志性制度创新成果。在通道建设上,应下大力气解决制约贸易规模提升的通道问题,降低空运、铁路、公路、口岸等物流运输成本,共同探索联通东南亚与东北亚的国际物流新通道,更好服务国家贸易强国和双循环发展格局建设。在产业发展上,应在互贸落地加工、跨境电商等优势领域加强合作,探索总部+生产基地、园区共建、资源共享等合作模式,补齐补强各自产业链发展短板,加快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进而参与国家相关领域规则的制定,把三省区的实践优势转变成国际合作中的规则优势。
本次大会邀请了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两位专家,围绕自贸试验区扩大制度型开放、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作主旨演讲。王一鸣副理事长提出,沿边自贸试验区在提升承接产业转移能力上,要强化体系思维、培育创新业态、加快数字化转型、加强基础设施的连通性、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承接平台、加快绿色转型,为产业转移腾出能耗和碳排放空间。迟福林院长提出,推动沿边自贸试验区转型升级要紧抓RCEP的全面实施为沿边开放带来新机遇,加大沿边自贸试验区对RCEP规则运用程度,推动优势领域发展,加快实现服务贸易发展新突破,以制度型开放为重点改善营商环境。
会上,黑龙江省商务厅副厅长贺松、广西自贸办专职副主任白岚、云南省自贸办常务副主任谭伟分别介绍三省自贸试验区建设发展成就及制度创新成果,共同签署《黑龙江、广西、云南三省区自贸试验区2023—2024年协同创新发展行动计划》。三省9个片区共同签署《协同创新与提升发展合作协议》。黑龙江自贸试验区绥芬河片区与广西自贸试验区钦州港片区签署《加强内贸货物跨境运输和陆海联运通道建设合作协议》。
8月22—23日,三省区与会人员还先后赴广西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钦州港片区和崇左片区企业考察调研,共谋发展合作之道。
下一步,三省区将持续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充分发挥广西、黑龙江、云南三省区沿边优势,细化落实好本次会议达成的合作共识,共同推动沿边自贸试验区合作走深走实、行稳致远,共同推动沿边地区高水平开放和高质量发展,共同开创更加美好的自贸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