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欢迎您!
手机站
官方微信
2020-09-10 来源:央广网
8月30日,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成立,成为国家首次在沿边地区布局的自由贸易试验区之一,也是我国最北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成立一年来,已经成为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建成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一年来,自贸试验区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扎实推进各项改革试点任务落实,总体方案89项改革试点任务已实施86项,实施率达96.6%;12项创新实践案例上报商务部,发布了省级十佳创新案例。截至今年7月,自贸试验区新设立企业4200家;新签约项目148个,投资额1838.58亿元。
在哈尔滨俄运通科贸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爽正在带领手下团队处理来自俄罗斯的网上物流订单,作为一家以对俄贸易为主的外向型物流企业,计划在今年三月份入驻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本以为审批流程会因为疫情无限期延后,但是自贸试验区管委会通过“开通绿色通道”,帮助企业快速解决了入驻难题,张爽说:“包括办公用房、包括入驻的手续文件,都走了绿色通道,让我们企业能够快速的入区。正常进区,包括工商登记,许可的获取等,正常得15天全部办完,在新区一周之内就办结了,非常快,而且我们特别感动的是全程都是无接触的。”
自贸试验区推出“一枚印章管审批”、“证照分离”全覆盖、“承诺即开工升级版”等制度改革,企业们则最先尝到制度改革的红利,张爽说得益于自贸试验区的好政策,今年公司虽然受到疫情冲击,但是营业收入却是逆势上扬,今年1-7月份,已经完成去年全年的工作指标,他表示:“帮助我们企业在稳产一块对接银行,给了我们很大资金的支持,1000万的流动资金贷款,给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带来了很大助力。按照现在发展的订单增速,到了2020年底,线上处理150万吨的运力,营收会倍增到110%左右,属于增量的状态,我们现在每天都爆仓。”
俄运通只是黑龙江自贸试验区发展的一个缩影。截至今年8月底,中国(黑龙江)自贸试验区新设立企业4855家,新签约项目148个,总投资额达到1838.58亿元。这背后与黑龙江省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密不可分,“敢试敢闯”的自贸试验区精神已经在我国最北大地生根发芽。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哈尔滨片区管委会专职副主任任海龙表示:“我们要牢牢把握创新这一自贸试验区建设的核心要义,对照国际先进规则,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不断推出更多的差异性、首创性、集成性的制度创新成果。”
“敢闯敢试”意在创新。按照总体方案,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89项改革试点任务已经实施了86项,实施率达到了96.6%。在同批新设立的自贸试验区中位列前茅,黑龙江省自贸办制度创新处处长张建国说,自贸试验区要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多层次、宽领域探索中俄开放新模式,目前,已经形成了超百项制度创新经验,生成了67项创新实践案例,率先发布了首批省级十佳创新案例。
按照总体方案,黑龙江自贸试验区的战略定位为打造对俄罗斯及东北亚区域合作的中心枢纽。通过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和真金白银的政策支持,力将自贸试验区打造成对俄合作新的高地,截至到今年7月份,黑龙江全省对俄进出口实现了577.1亿元,占全国对俄进出口总额的14%,张建国表示:“创新对俄贸易新模式、构建对俄互联互通新格局、推动对俄金融开放创新、推进对俄通关便利化、吸引对俄重点合作项目入驻,24个中省直部门出台了28个配套文件、近400项高质量政策,各片区制定“黄金30条”、“新驱25条”等政策措施,一批牵动性的对俄合作项目入驻。”
来源:央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