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欢迎您!

在线课堂
中心首席专家孙元欣教授接受《国际商报》采访,谈改革试验田广育制度“创新苗”

2021-12-17 来源:国际商报

  2021年12月12日,协同创新中心首席专家、上海财经大学孙元欣教授接受《国际商报》采访,谈改革试验田广育制度“创新苗”。


  第四批18个“最佳实践案例”、复制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已达278项、19条举措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贸易投资便利化改革创新……自贸试验区建设花开8年,今年以来建设蹄疾步稳,制度创新成果持续推出,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贡献作用显著增强。这一年来,自贸试验区建设有哪些亮点,明年还需在哪些方面发力?

  2021年亮点纷呈成效显著

  目前,全国自贸试验区阵容强大,已扩至21个自贸试验区,共涵盖67个片区,形成了覆盖东西南北中的改革开放创新格局,在全国发展大棋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今年以来,全国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稳步推进。孙元欣教授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自贸试验区在改革创新方面呈现四大亮点:一是形成许多新经验和最佳实践案例,尤其是国务院自贸试验区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印发了第四批18个“最佳实践案例”,制度创新“良种”加速播撒全国;二是发挥自贸试验区改革成果的引领作用,各地高度重视自贸试验区国家层面278项成果的复制推广工作,开展了复制推广专题培训,解读政策、交流经验等工作;三是各地自贸试验区合作助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比如今年5月,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携手在上海成立“长三角自贸试验区联盟”,首期形成了“十大制度创新案例”;四是自贸试验区吸引外资和进出口成果显著。

  2022年勇挑重担聚焦高质量

  自贸试验区作为改革“试验田”、发展“排头兵”,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取得累累硕果。面向新的一年,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多次提及“改革”和“开放”,提出“改革开放政策要激活发展动力”等,自贸试验区必将发挥更大作用。

  孙元欣教授表示,自贸试验区是改革开放新高地,应在创新发展和引领示范两个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对此,孙元欣教授建议,2022年,各自贸试验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在科技创新策源、外资外贸、数字化转型、服务贸易、区域经济合作和服务国家战略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自贸试验区根据自身发展基础和产业特色,努力推进,保持制度创新活跃度,以形成更多新经验,实现更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