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欢迎您!

在线课堂
中心首席专家赵晓雷教授接受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经济信息联播》专访,谈中国 加入WTO20年与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

2021-12-14 来源:经济信息联播

  2021年12月8日,协同创新中心首席专家、上海财经大学自由贸易区研究院院长赵晓雷教授接受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经济信息联播》专访,谈中国加入WTO20年与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采访部分内容如下:


  2013年,上海自贸试验区交出了第一份负面清单,共列有89个大类,419个中类,1069个小类,特别管理措施达到190条。到了2020年,现行的负面清单覆盖全国21个自贸区,特别管理措施已经缩减到了30条。在当时看,重点限制的有哪些领域?实行前后有何不同?

  赵晓雷教授表示,从直观地,从量上我们看到它的开放程度是越来越大。另外一方面,2013年9月,上海市政府发布了2013年版负面清单,率先对外商投资准入实施负面清单管理。2013年版负面清单的特点是对制造业、建筑业的开放程度较高,而保留行业和特别管理措施主要包括现代服务业、金融服务业、信息服务业等部门。当时实施负面清单的直接功能是对外商投资“非列入即开放”,负面清单之外的领域,外商享受准入前国民待遇。从治理层面考察,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确立了公开透明、法治规范、有限管理的治理理念,其实质功能是提高投资的开放度和管理效率,保证公平竞争和权益保护。负面清单实施后,自贸试验区新设企业的外资企业大幅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