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欢迎您!

在线课堂
上海自贸区十周年,中心专家孙元欣、劳帼龄接受“专家学者看自贸”专题采访

2023-10-13 来源:中国自由贸易区协同创新中心

  近日,中心专家孙元欣教授、劳帼龄副教授接受浦东TIME(上海浦东广播电视传媒)的“专家学者看自贸”的专题采访,谈上海自贸十周年的感受和观点。

  孙元欣:集成创新 优化营商环境

  自贸试验区在营商环境方面形成了很多好案例,譬如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管理、对外资的限制和禁止类措施越来越少,说明了我们国家开放的力度越来越大。在市场准入方面,有工商登记改革、证照分离改革、一业一证改革等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还有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这个例子,主要是实现了贸易便利化。通过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企业可以一次性输入贸易和运输的数据,有二十多个政府部门在数据库上可以进行监管、审核,这样大大提高了效率。现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已经在全国复制推广了,形成了全国一体化的监管窗口,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劳帼龄:政府职能转变新起点

  自贸区10周年了,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我跟踪的新零售企业—-盒马,以及其成长发展过程中的所见。这家企业的业态特别,当年在注册时,涉及到了4个不同的管理方面。依托于自贸区制度的创新,首次在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颁出了这样一张,我们把它戏称为叫做是“四不像“的“准生证”。这几年,我们在它的身上看到了一次又一次的创新衍生,包括从最初的盒马鲜生再到各类其他的业态,背靠着自贸区、背靠着相应的保税仓库。(这些创新制度下成长发展的企业和产业)对我们消费者来说,提供了极大的便利。